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预防保健 > 慢性病知识
编号:13623652
体检能否扼制慢性病井喷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0月1日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610
     细心的人会发现,如今的大街小巷,出现了不少体检机构的招牌。富裕起来的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健康问题,体检正在不断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与此同时,国家卫计委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2012年我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33/10万,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6.6%,远远高于传染病、交通事故等引发的死亡率。在诸多慢性病中,心脑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居民的主要死因,占总死亡的79.4%。

    慢性病在我国正形成井喷的势头。“慢”是慢性病的特性,是一个长期形成的过程。对付高血压、糖尿病这些慢性隐形杀手,人们期望用体检的手段,尽早发现,尽早预防。那么,作为个体来说,体检是一条最佳的路径吗?

    体检与慢性病存在脱节的现状

    近年来,进行常规体检的意识已深入人心。“但是,目前体检项目偏向全身和内脏疾病比较多,对有些慢性病的检测存在脱节现状。”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指出,为什么不能安排一个针对中国最常见病的专项体检?

    他表示,接下来天坛医院体检中心要在慢性病防控方面进行一些互动。比如说提供一些颅内血管超声、颈动脉超声和其他部位血管的超声,“如果这些提前做的话,对慢性病防控有很大帮助”。

    由于人口老龄化、吸烟、空气污染、新病原与耐药病原等问题的长期存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日益引起关注。其患病率、致残率高,疾病负担沉重,死亡率约为68/10万,是我国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具代表性,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的慢阻肺患病率为9.9%。

    对此,中日医院院长王辰直言:“我国在对肺功能的宣传,尤其是对慢阻肺的宣传是不够的。”他指出,慢阻肺和高血压一样,早期并无症状,用肺功能计去测才能确定是否有肺功能的下降。“经过测试,我们发现有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慢阻肺患者以往都没有被明确诊断,这错失了进行干预的最佳阶段。”事实上,对慢阻肺早期患者,戒烟和药物治疗已显示出明显的干预效果。

    他呼吁,应该在常规体检项目中加上肺功能检测,而且国家应该借鉴高血压、糖尿病管理经验,把慢阻肺患者的防治纳入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

    同时,对于有些体检项目的设置,专家们认为意义不大。例如对于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的检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纪立农坦言,这在国内和国际上是常用的检测,但是据国外的研究显示,通过检测发现前期前列腺癌的人和出现了症状之后到医院检查发现得前列腺癌的人,两者的远期生存率是一样的。

    “那么,这个早期检查到底有没有用?因为这牵扯到医保报销和患者生存质量的问题。”纪立农指出,包括乳腺癌的检测,也是有争议的。他认为,国家需要经过长期积累的数据来评价这些早期的体检措施,到底对健康、对人群的健康、对个人的健康有什么样的影响。否则的话,有些检测项目会被滥用却没有收到预期的健康收益。

    健康体检要逐渐过渡到健康管理

    对于健康体检,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陈伟伟教授认为,它不是临床诊疗,一定要考虑到它的安全性和成本效率。同时他指出,很多体检结果显示,70%甚至80%的人群会有健康危险因素的提示——有的发现了高血压或者血脂异常,有的发现了血糖升高甚至到了糖尿病的水平,但是任何体检都不能确诊糖尿病或者高血压等疾病。

    “从风险揭示的角度来说,体检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最好是后期的健康管理能够跟上来,这对于整个慢性病防控非常重要。”陈伟伟认为。

    (金振娅/文,摘自《光明日报》),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预防保健 > 慢性病知识